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

波動學:6.2波的繞射與干涉


1 波沿障礙物的邊緣掮折或擴散,並進入它的「陰影」部分,這現象稱為繞射。

2 繞射後,波速率、頻率與波長都保持不變。

3 繞射的幅度視乎障礙物相對於波長的大小。波經過較窄的狹縫或較小的障礙物,偏折幅度會較大。

4 一個波於繩子的固定末端反射時,會發生180°相變;一個波於繩子的自由末端反射時,不會發生相變。

5 兩個脈衝相遇時,會相加形成一個合成脈衝。這兩個脈衝穿過對方後,形狀保持不變。

6 兩個波峯或兩個波谷相遇時,會出現相長干涉,產生振幅較原先大的波。

7 波峯遇上波谷時,兩者會互相抵銷,出現相消干涉。

8 兩個頻率相同且相位差不變的波源,稱為相干源。相干源能產生可觀察的干涉圖形。

9 來自個波源的波若以同相到達某一點,在這一點便會出現相長干涉。出現相長干涉的點,程差等於1λ、2λ、3λ等。

10 來自個波源的波若以反相到達某一點,在這一點便會出現相消干涉。出現相消干涉的點,程差等於0.5λ、1.5λ、2.5λ等。

11 出現相消干涉的點所連成的線稱為節線;出現相長干涉的點所連成的線稱為腹線。

12 兩個波源的距離增大、或波長減少,相鄰節線和腹線之間的距離便會減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